Search

【#閱讀345】20:《人生有限,你要玩出無限》 (暘斌)

這本書光書名就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#閱讀345】20:《人生有限,你要玩出無限》 (暘斌)

這本書光書名就很吸睛,如果把它改成「在有限的時間裡活出無限的價值」,那就很老哏,應該沒什麼人想看吧😂透過書名,我們可以知道這本書的關鍵字就是「玩」!

從原本庸碌忙亂的生活中超脫出來,重新檢視自己的處境與不足,再設法增加技能。其實人生就像玩手遊一般,持續破關升級、拓展視野。玩好這場「人生遊戲」除了要有策略外,更重要的是投入並享受於其中。

成為「一級玩家」的秘密和方法,書裡有解答。

✨三大亮點

1️⃣為什麼本書作者歐陽立中可以同時高效完成許多事?

一般人對於他同時身兼數個角色,都會發出驚嘆:「你一天是有48小時嗎?」不過就算給我一天72小時,我也達不到學長的產能!

因為我的效率像「加法」,一天多一點,進步速度平緩;學長的效率是「乘法」,實現了指數型的成長。因此,每過一天,我們的差距就拉開更多。

舉例而言,同樣是把一本書讀三遍,我的處理方式應該是:記下佳句、醞釀想法、寫一篇心得。

學長則是:第一遍寫成五千字的錄音檔稿,方便錄製有聲書;第二遍做成簡報,讀書會時可以和聽眾分享;第三遍是把書的架構拆掉,變成碎片化的知識,知識加上自己的觀點,就變成網路上的新文章。

更厲害的是,網路文章累積多了,整理一下又是一本新書準備出版!(四年能出五本書是有道理的。)可見重點不在瞎忙和做很多事,而是不斷「省時間」和「效益化」,一魚多吃,才是高手的心法。

2️⃣「歲月靜好」不行嗎,為什麼我要成為「一級玩家」?

享受小日子、擁抱小確幸,當然很好,不過,成為人生玩家,日子會很不一樣。尤其如果你家裡有小孩,我會強烈建議你成為人生遊戲的高手。未必要和人爭高下(人生還有左右😉),不過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哲學和品味。

根據我在教學現場的觀察,綜合表現傑出的孩子,往往擁有極佳的親子關係。

他們和家長的關係像好朋友般緊密、和諧,在關鍵時刻大多會願意參考父母的意見,也很有信心父母會支持自己的決定。這和時下大多數「孩子講不聽就收手機,功課不好就送去補習」那種劍拔弩張式的親子關係,真的差很多。

在我看來,這兩者最大的差別就在:孩子有沒有欣賞自己的父母。當別人父母的我們,若有自己的生活哲學和品味,孩子自然會欣賞和效法。反之,怎麼碎碎念也沒有用,孩子一句:「你自己還不是⋯⋯」大人就語塞了。

對我而言,努力成為優秀的玩家不只是為了自己,更重要的是能以身作則,來實現更棒的教養模式與家庭生活。

3️⃣這本書和作者臉書上的文章有差嗎?

身為歐陽學長的忠實讀者,這本書的文章我幾乎都在網路上看過了,其實相去不遠。

不過,我必須要說,讀紙本書才最有FU啊!可以盡情畫重點、寫眉批、折書角、貼標籤、找錯字(職業病發作🤣),把所有互動的歷程都留下來,期待下一次的重逢,很有意思也有意義。

網路上的文章,一篇篇獨立,較難掌握完整脈絡。本書將能幫助讀者「個體崛起」的方式,有系統的整理了出來:以每日任務培養專長、點滿技能樹(人際溝通、專業累績、情緒掌控、尋覓良師),再到如何為自己爭取回饋和獎勵,如何找到自己的偉大航道。

不用到處走冤枉路,力氣放在對的地方,這本書有系統、有案例、有方法。想要個人品牌「一軍」突起,「一本」就行。

📝四大金句

1️⃣別等貴人,去做貴人的貴人。
2️⃣命是弱者的藉口,運是強者的謙辭。
3️⃣一個人過得不如意,並不是過得如意的人害的。
4️⃣若你想要倍受尊重,就要訓練別人對待你的方式。

👨‍🏫我的看法

剛看到這個書名時,我立刻想到之前有在「樊登讀書」聽過他講詹姆斯.卡斯的《有限與無限的遊戲》。

樊登說有限遊戲在意的是輸贏,勝負一分,遊戲就結束了;無限遊戲沒有開始,也沒有結束,甚至沒有贏家。無限遊戲以「延續」遊戲為目的,希望讓更多人參與進來。我們所熟知的文人、科學家、藝術家,他們都是無限遊戲的大玩家。

歐陽立中學長在作者的序中也提到這本書,不過他提出一個新觀點:並非「有限遊戲」百害無益,「無限遊戲」可圈可點,因為很多人嚮往「無限遊戲」的自由,卻只是行動上的侏儒,因此他的第三選擇是「有限競技,無限成長!」

「有限競技,無限成長!」這個觀念真的太棒了。

這本書我早就搶先預購,剛放寒假時讀得差不多了,其實有點後悔拖到現在才寫。因為學長廣結善緣,超多神人都寫過這本書的書評和推薦,我的見識和文筆跟大神們天差地遠,還是回家洗洗睡吧,何必獻醜呢😅?

不過換個角度想,我可是個無限遊戲的新玩家,寫文章的目的不是為了和高手競技,而是追求自我的成長啊!

有寫就會進步,那就寫吧!

#恭喜學長新書大賣
#我會努力玩出無限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「我們」是暘斌與芳瑜夫婦 「老師」是我們的外在標籤 「不只是」指標籤以外對自己的期待與追求 歡迎在終生學習的道路上與我們同行
View all posts